新聞分類
News center
新聞中心 News center
反食品浪費法正式施行 源頭減量與末端處置協同推進

摘要:
32條分別對食品浪費的定義、反食品浪費的原則和要求、政府及部門職責、各類主體責任、激勵和約束措施、法律責任等作出規定。
反食品浪費法明確,國家倡導文明、健康、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消費方式,提倡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餐飲服務經營者可以對參與“光盤行動”的消費者給予獎勵;也可以對造成明顯浪費的消費者收取處理廚余垃圾的相應費用,收費標準應當明示。
另外,產生廚余垃圾的單位、家庭和個人應當依法履行廚余垃圾源頭減量義務。
就罰款方面,違反規定的可罰款1000元到10萬元。其中,廣播電臺、電視臺、網絡音視頻服務提供者制作、發布、傳播宣揚量大多吃、暴飲暴食等浪費食品的節目或者音視頻信息的,在警告后拒不改正或者情節嚴重的,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并可以責令暫停相關業務、停業整頓,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餐廚垃圾/廚余垃圾源頭減量是固體廢棄物減量的關鍵一環,因為據公開數據顯示,我國餐廚垃圾占城市生活垃圾比重為4成到6成,2020年全國餐廚垃圾產生量近1.3億噸,增幅仍超過了5%。
同時,餐廚垃圾處理能力遠低于產生量(不到2成),且資源化利用仍處于初期階段。尤其是在垃圾分類全國推廣的新階段,餐廚垃圾分出量在呈倍數增長,對餐廚垃圾源頭減量和末端處理能力提升的需求將更迫切。
從源頭減量方面來看,養成簡約適度的餐飲消費習慣是根本解決方案,從末端處理來看,大力推進餐廚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勢在必行,同時也要加快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技術創新和落地應用。
目前,餐廚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進程可圈可點。
如內蒙古包頭市剛剛發布了城市餐廚垃圾及污泥協同處置項目招標公告,新建餐廚垃圾、廚余垃圾及污泥處理廠,能日處理200噸餐廚垃圾、200噸廚余垃圾、10噸地溝油,配套厭氧消化系統、沼氣處理利用系統等,總投資約3.3億元。
如江西撫州市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工程已經基本完成了調試運行,可日處理餐廚廢棄物100噸、地溝油8噸。采用“預分選+中溫厭氧發酵”技術處理餐廚垃圾,擁有一套集餐廚垃圾收運系統、預處理系統、厭氧發酵系統、沼渣脫水系統等一體的處理系統。
如嘉興首個餐廚垃圾產沼發電項目已經并網發電,每年能處置13萬多噸有機易腐垃圾,將餐廚垃圾處理為工業油脂,年產3000噸,同時產生400萬立方米沼氣,發電約500萬千瓦時。據悉,二期年底上線,年產能增至36.5萬噸,發電量將達5000萬千瓦時。
諸如此類,不一而足。源頭減量、合理分類、資源再利用,三管齊下消納餐廚垃圾仍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相關工作的重點。
重磅!2021年中國餐廚垃圾處理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規范處理”是主旋律

摘要:
餐廚垃圾的無害化處置和資源化綜合利用是貫徹綠色發展理念的環境治理實踐,也是城市綜合管理和公共服務的重要內容,更是造福百姓的一項民生工程。
餐廚垃圾處理屬于環保行業中的新興業務領域,正處于起步階段,隨著十二五、十三五規劃對加強城市生活垃圾治理、建設文明生態城市的要求,國家層面上各類有關餐廚垃圾收運處理的法規條例逐漸完善,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也進一步實現了“有法可依、有例可查”。
根據城市建設研究院牽頭編寫的《餐廚垃圾處理技術規范》,餐廚垃圾主要包括餐飲垃圾和廚余垃圾。餐飲垃圾指的是餐館、飯店、單位食堂等的飲食剩余物以及后廚的果蔬、肉食、油脂、面點等的加工過程廢棄物;廚余垃圾指的是家庭日常生活中丟棄的果蔬及食物下腳料、剩菜剩飯、瓜果皮等易腐有機垃圾?!?br/>餐廚垃圾具有污染源和再生能源的雙重特征,處理得當可“變廢為寶”成為資源。雖然它能提供寶貴的可再生能源,但也會由此帶來一系列的環境污染問題。餐廚垃圾的處理影響著生態環境和人類的健康,已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重視。為了強化治理餐廚垃圾,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
1、政策歷程圖
餐廚垃圾有機質含量高,容易對固體廢棄物造成二次污染,日均產量數據巨大,合理處置餐廚垃圾是目前我國各部門機構必須嚴格把控和監管的重要工作。當前,政策利好餐廚垃圾處理,市場需求旺盛,我國餐廚垃圾處理行業未來大有可為。?
2008年12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住房城鄉建設部和商務部在浙江省寧波市共同召開“全國城市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現場交流暨研討會”。會議明確了我國餐廚垃圾處理行業面臨的問題,為各部委下一部工作提供了思路。
緊接著在2010年5月,國家發改委等共同推出了第一批試點城市開展城市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笆濉眹以黾硬蛷N垃圾處理設施,“十三五”加大投資力度,規劃力爭新增3.44萬噸/日的餐廚垃圾處理能力。
到“十四五”時期,據有關資料顯示,十四五2020-2025餐廚垃圾處理市場投資規模將達3500億元人民幣,迎來投資高峰。
2、國家層面政策匯總及解讀?——國家層面餐廚垃圾處理行業政策匯總
自2008年以來,國務院、國家發改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多部門都陸續印發了支持、規范餐廚垃圾處理行業的發展政策,內容涉及餐廚垃圾的收集,處理規范等內容:
——國家層面餐廚垃圾處理行業發展目標解讀
在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指出,到2035年,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
因此“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之一就是應實現生態文明建設新進步,政策指引的一小步,將成就的或是產業向前的一大步。
展望2021-2026年我國餐廚垃圾處理行業的發展基于“無廢城市”和“垃圾分類”雙主線, 不僅是城市的餐廚垃圾處理發展會更上一層樓,農村的生活垃圾建設也將會的得到進一步的完善。
3、各省市層面的政策匯總及解讀——31省市餐廚垃圾處理行業政策匯總?
盡管從2018年開始,我國餐廚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逐步從東部沿海地區向內陸地區擴張,貴州、山西、海南等等地區的餐廚垃圾處理設施也陸續開始興建;但是由于發展時間較早,北京、上海、江蘇、廣東、重慶、湖南等地區的餐廚垃圾處理設施明顯較多,對餐廚垃圾處理能力的缺口相較于其他地區的處理能力要求更大:?
2019年以來,各地垃圾強制分類的步伐逐漸加速,但單一的餐廚垃圾分類政策法規并不多。上海、北京、廣東、福建紛紛出臺了針對餐廚垃圾管理各項規定,在餐廚垃圾垃圾減量、統一收運處置、餐廚垃圾監管、資源化利用等方面做出了詳細的要求,與其他垃圾相比,餐廚垃圾收運的標準更高,收運檢查更嚴格。
年復合增長率約16%的廚余垃圾如何處理?變成TA輸入千家萬戶

摘要:
因此,廚余垃圾處理成了我國生活垃圾處理的重要一環。資料顯示,目前我國廚余垃圾處理以填埋、焚燒和高溫堆肥、微生物處理或厭氧消化等方式為主,其中約50%的部分依靠填埋處理,約38%的部分通過焚燒處理。
業內人士預測,未來五年,受餐飲行業高速發展驅動及未來“十四五”規劃影響,我國廚余垃圾處理行業市場將保持穩定增長,年復合增長率約為16%。這意味著填埋和焚燒已經滿足不了當下的廚余垃圾處理需求。
在此背景下,很多地方開始探索廚余垃圾處理的新模式——變廢為寶。
比如,寧波市探索把廚余垃圾產生的沼氣進行提純、凈化,經過脫硫脫碳之后,形成天然氣。當前,寧波廚余垃圾處理廠設計處理能力400噸/天,自身可產天然氣11000方,到2021年,二期項目建成,總處理量達到800噸/天,自身天然氣可達到22000方。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把廚余垃圾變成天然氣,每噸廚余垃圾可產生27.5方左右天然氣,每天可收入約4.34萬元。
除此之外,青島、武漢和廣州等地也早已或正在加入廚余垃圾變身天然氣的隊列。
青島十方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負責處理市內五區的餐廚垃圾,分破碎分選、濕熱提油、厭氧發酵和沼氣提純四步進行,每噸餐廚垃圾能產生3%左右的廢油脂,產生60-70立方沼氣,每立方沼氣可以提純1立方天然氣,每天200噸餐廚垃圾的處理量,可以產出超過6000立方的天然氣。
據了解,青島市餐廚廢棄物處理項目2012年10月開工建設,2014年10月1日正式進入商業運行,截止到2019年底,已經有25.09萬噸餐廚垃圾“變廢為寶”,制備生物質天然氣273.4萬方。
在湖北武漢工商學院,有機垃圾生化處理一體機可使廚余垃圾轉化成再生肥料,該機器日均可“吃進”5噸廚余垃圾,“吐出”500公斤肥料,處理1噸垃圾的成本僅為70元。目前,有機垃圾生化處理一體設備在武漢工商學院已穩定運行半年,累計處理了600噸有機垃圾,再生成60噸肥料,未來還將在湖北省多家單位進行大規模的推廣應用。
早在2020年初,廣州市生態環境局表示,南沙區將有自己的餐廚垃圾處理廠,廚余垃圾將用于制備生物天然氣,項目餐廚垃圾處理總規模為400噸/日,包含餐飲垃圾200噸/日、廚余垃圾200噸/日。
綜上來看,分類出來的廚余垃圾處理技術的商業化運營模式越來越清晰,且在日常生活中發揮著巨大作用,未來或將有更多地方將廚余垃圾轉化為天然氣再次使用。
文章鏈接:環保在線 https://www.hbzhan.com/news/detail/138626.html
上一頁
1
2
...
5
下一頁